照片是小金門的風雞,跟小鹿下面的故事與感想一點關係都沒有~
小鹿有天在找資料時,看到了下面的這個故事:
從前,某個村莊中,有戶貧窮人家,生活很苦,家長為了省錢,常利用夜晚摸到人家的菜園裡,偷摘蔬菜。
有一天夜裡,父親帶著七歲的小孩,走進別人家的菜園,想拔些蘿蔔帶回去。當他剛拔了幾條蘿蔔,他的孩子忽然在背後輕聲呼喊:「唉呀!爸爸,有人在看你!」
爸爸大驚,環顧四周,慌張的問道:「啊?人在哪裡?在哪裡啊?」
小男孩一邊指著天上,一邊回答:「爸爸!你看,月亮正在看著你哩!」
爸爸愣住了,他放下了手裡的蘿蔔,後悔的心情,使他難過,卻也令他歡喜。
他默默的牽著孩子的手回家去。
路上他想著:「偷盜是很不好的行為,這大概是佛菩薩或神明的慈悲,藉由孩子的嘴使我悔悟,讓我能改過向善!」
從此他再也不敢做偷盜的事了。
小鹿想,故事中的父親會不知道偷竊是錯誤的嗎?
小鹿覺得他是知道的,因為知道,想逃避處罰,所以帶小孩幫忙把風,
也因為知道這是錯誤的,所以在孩子的童言之中,良心覺醒到自己的錯誤,進而去反省去改正。
而這個轉念回正道的瞬間,應是因為他的良心覺醒了吧?一個轉念之間的變化多大啊,
當他下手偷竊時,在自身現實的經濟壓力外,是如何面對良心的譴責的呢?
他是想著反正這麼多菜,偷走一點點不會被察覺的,或是沒人看到誰知道是我拿得,
甚至更過分的把責任推給他人地想著:都是這個壓迫窮人的社會害我無法生存!
這個菜園的主人擁有那麼多土地跟農作物,他一定壓迫窮人,都是他占走了資源害我只能偷竊…。
周易·繫辭中有云:
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;惡不積,不足以滅身。
小人以小善為無益,而弗為也,以小惡為無傷,而弗去也,
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
的確,再大的巨木,最初也是從細小的幼苗開始生長,再遠的旅程,也是從最開始的那步開始累積。
許多社會新聞中傷人的紛爭最初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真的很小很小,
甚至可能只是一個眼神,然後逐漸累積最終不可收拾,
若在一開始發現我們就能及時糾正、疏導,後面還會那麼嚴重嗎?
不停止積累,最初的差距是很小的,小到回頭改變相當容易,但當這個積累的過程加上了時間與次數的增加後,
最終的差距卻是非常非常遙遠的,我們能不謹慎踏下的每一步,做出的每一個決定嗎?
另一方面,我們也可以借這個故事再次警惕自己的心,
我們是否不會因為遭遇困難就改變了自己的心志呢?
當我們富裕而充足時,為善是比較容易的,那當我們困窮受挫時,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?
這讓小鹿想到另一個記錄在論語的故事,他是子路問孔子的一段對話:
在陳絕糧,從者病,莫能興。
子路慍見曰:「君子亦有窮乎?」
子曰:「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」
意思是在陳國斷糧時,跟隨的學生都餓得走不動路。
子路埋怨地說:「君子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嗎?」
孔子說:「君子雖窮,但窮不失志;小人一旦窮了,就自暴自棄、一蹶不振了。」
我們生在世上,不可能一路順遂,而君子跟小人的差別,常常都是在困窘時才分辨出來,
往往只有在我們自身處於逆境之時,才會知道,啊…原來我也有抱怨的心,原來我也會想走歪路捷徑,
其實對一個人來說,這很正常,也無須太過責怪自己,但在這時候,我們更需要聆聽自己心中發出的聲音,
看看自己產生了怎樣的念頭,此時才會知道自己的心性有什麼缺點,有什麼尚待修正之處,
知道了,只要反省然後走回正道,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晚。
就像孔子所說的:歲寒,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。
而當大環境困境難擋,當社會均沉淪時,我們又能如何去自處呢?我們可以看看另一則論語中的故事:
子路宿於石門。晨門曰:「奚自?」子路曰:「自孔氏。」曰:「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」
其前情與涵義小鹿在這不多加解釋,小鹿會想到他是因為在那個時代,
有著許多覺得自己是懂得是衡量是否成功再去做事的聰明人,
他們認為要聽從心底的聲音去弭平動亂的現實,這是一個辦不到、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
他們聰明的衡量後認為:明明知道做不到,為什麼還要去做呢?我們只要獨善其身就好,何苦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。
而孔子卻是一個認為這是對的事情,那就應該盡全力去完成,
無需去考慮猶豫其是否能在現在成功的人,而這也就是孔子的思想能流傳千年的主因。
回到我們的故事上,小鹿更希望故事中的爸爸能在感受到自己做錯了之後,
除了改過外,更能夠向蔬菜的主人道歉與彌補,
為自己也為自己的孩子,做一個最好的示範,這個示範不只為了自己,更為了自己的孩子。
就如同小鹿前一篇故事中的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這個典故中的主角也就是說出這句話的楊震那樣,
他是一位清廉公正、教育英才的賢者,他的子孫和平民百姓一樣,常吃蔬菜,出門步行,生活簡樸。
有老朋友、長輩想讓他為子孫購置產業,楊震不肯,
他說︰「讓以後的世人稱他們是清官的子孫,我用這個留給他們,不是也很豐厚嗎?」
的確,留有一個良好的足以傳家的示範,才是花用不盡最好的遺產。
而這個故事其實還有另一個角度唷,月亮看到了一邊的情形:
菜園主人因為菜常被偷採,氣得不得了,心想這小偷太可惡了,一定要將小偷捉起來。
那天晚上他就躲在樹後想捉賊。
當他看到人影正想出聲叫喊捉賊時,聽到那孩子講的話,一時也楞在那裏,
望著月亮,藉著月光,菜園主人也看到小偷的臉孔,知道他是同村生活困苦的貧窮人家。
看著父子倆默默的牽手離開,他又抬頭看著月亮,默默不語。
菜園主人回家後,將看到的事情告訴妻子,那妻子對菜園主人說:「嗯,那月亮不也是正看著你嗎?」
那天晚上,菜園主人一夜未眠。
隔天中午,菜園主人跑去找那偷菜的父親說
「某某呀,我家須要人手幫忙,你可不可以來幫忙?除了工錢外,還可以給你一些菜拿回家。」
對這額外賺錢的機會,又可溫飽一家,那父親當然滿口答應了。
當晚,這小偷父親牽著小男孩的手,蹲在台階上看著月亮,小男孩說:「啊!爸爸你看,月亮在笑呢!」
同時,菜園主人也在看著月亮,
他跟妻子說:「我從沒想過月亮一直都在看著我們,看著別人也看著我,看著別人在做什麼事,也看著我會怎麼反應……」
當我們因為他人的過錯有損失時,會有什麼反應?生氣?咒罵?還是感嘆人心不古?
這都是很正常的反應,也是一般人都會有的反應,
小鹿最近在講義雜誌上看到一個太太說出自己最近遭遇的一件事情:
這位太太因為在市場上看到攤販賣的饅頭白白胖胖,又散發出濃郁的麵粉香,忍不住嘴饞就買了一包,
又因為還要採買其他蔬菜水果,就將饅頭跟先前買的蔬菜先掛在機車的鉤環上,
等她又買完別的菜回來,ㄟ?我的饅頭呢?掉在地上了?四處看看,沒有,難道被偷?但這只是饅頭啊!
這位太太就帶著滿腹的疑惑回家了,回家後她跟先生討論這個怪事,
她先生也覺得很奇怪,畢竟沒聽過小偷是這樣的偷法,
最後他們討論出一個結論:這個小偷應該是餓壞了,因為饅頭不用烹煮,可以馬上吃又能解飢,
至於其他食物,或許比較值錢,但對一個飢餓的人來說,反而不那麼重要,因為填飽肚子才是他的重點。
而這一包饅頭被偷,引起這位太太很大的震撼,他們不覺得這個小偷可惡,而是同情起他來,
她理解對方是飢寒起盜心,但吃完了饅頭,那個小偷的下一頓在哪裡呢?難道故技重施嗎?
只一昧地偷又能解決什麼,連個饅頭都吃不起,可以想像其生活是多麼的艱難,而這樣的人,在我們的社會又有多少?
所以那位太太決定多去關心周遭的人,
行有餘力就給予支援,或是在精神上稍加安慰,為這個不景氣的寒冬,帶來一縷春陽的溫暖。
菜根譚中有一句話「為鼠常留飯,憐蛾不點燈」,
蘇東坡也有「鉤簾歸乳燕,開牖出痴蠅;愛鼠常留飯,憐蛾不點燈。」的詩句,
意思是鉤著不敢放下窗簾,好讓小燕子能順利回巢;避免本能向光的蒼蠅沖撞窗戶,所以打開窗戶讓牠飛到室外;
擔心老鼠沒食物吃挨餓,時常為老鼠留些剩飯;愛憐飛蛾撲到燈火上燒傷,所以夜裡不點上燈火。
人性本就良善,雖說人善惡皆備,但珍貴處是自己可以選擇怎麼去做。只要轉個角度看看身邊的人事物,慈悲自然簡單,同理心而已。
將心比心,感同身受正如同宋朝白雲守端禪師的一首偈:
若能轉物即如來,春至山花處處開;
自有一雙慈悲手,摸得人心一樣平。
抱怨社會許多不平之處,感嘆世間許多可憐之人,不如從自己做起,才是掌握解決問題最好的做法。
而今天的月亮又看到了什麼呢?看到了怎樣的我們?我們又看到了怎樣的月亮呢?
留言列表